分享到:
城市书房打通公共阅读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字体:   



我们一起读书吧



近年来, “城市书房”如雨后春笋般在越来越多的城市落地、生根、发芽,作为一种新型文化设施,越来越多的城市书房,成为城市的新文化地标。城市书房不仅开拓了阅读空间,而且创设了公共文化交流新空间,推动了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城市书房通过不断延展阅读空间的触角,逐步实现全民阅读公共服务网络的全覆盖,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使阅读成为市民的一种生活方式。





作为全民阅读的新型服务载体,城市书房无疑是图书馆和书店等传统阅读场所的延伸和有益补充。


     从广义上看,图书馆和书店亦是“城市书房”,尽管图书馆、书店同样具有城市书房功能,但是这些公共文化空间毕竟数量有限,还不能给市民带来特别便捷的服务。而城市书房则不同,它是建在家门口5公里之内的公共文化空间。

      从图书馆、书店到城市书房的变化,是一个城市文化发展的需要。过去人们能享用的公共文化空间只有图书馆、书店等,如今不断涌现的城市书房解决的是公共阅读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公共阅读空间已经来到了市民身边,已经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




弋阳的城市书房,在立足文化特色进行个性化设计的同时,结合地域特色与生活风格,营造出各自不同的文化氛围。有的书房依河而建,有的坐落在商业街,让市民在家门口尽享读书乐趣。小李就是毕业后留在弋阳工作的大学生,他去过地处弋阳印象商业街、沁庐君澜大饭店和北辰楼宾馆的城市书屋。他说,这些书房实在是太方便了,尤其对于居住在附近的居民,城市书房就是居民的“精神粮仓”,是市民幸福生活的标配,极大地增强了他对弋阳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