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在弋阳看见可爱的中国丨​南岩石窟、邵式平——在教育领域挥洒赤忱
【字体:   

发现一座城市的美好,品读一座城市的文化

在弋阳,探寻山水人文,丹霞风貌

在弋阳,感受红色文化,奋斗篇章

在弋阳——看见可爱的中国

发现一座城市的美好,品读一座城市的文化

在弋阳,探寻山水人文,丹霞风貌

在弋阳,感受红色文化,奋斗篇章

在弋阳——看见可爱的中国

上饶广播与弋阳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
联合推出
《在弋阳看见可爱的中国》节目
9月22号正式开播
播出时段:
FM93.4 :9:45 17:30
FM96.6  :9:00 18:00
FM90.9 :8:57 14:57 17:57
欢迎收听!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QNSONQo01UxS5gdT4NXCpg

南岩石窟位于江西省弋阳县城郊南2公里的南岩山,宽60.60米,进深29.20米,高14.93米,面积1770平方米。内存宋代嘉定年间开凿的佛龛28座,龛内造像35尊。

图片

据清同治《弋阳县志》记载,早在南朝宋昇明至齐永泰年间(477—498年间)就有佛教徒利用南岩山中这个天然洞穴修建寺庙。南宋嘉定年间(1208—1224年),邑人王元长在原址扩建殿门、堂庑、钟楼、桥亭,并沿洞穴后石壁开凿佛龛28座,龛内造像35尊(从龛内残像分析,原应有造像45尊)。造像以释迦牟尼佛为中心,两侧分布菩萨、罗汉、供养人等,并在主龛周围雕镂云气纹图案和佛传故事。整个雕凿统一规划,布局合理,主体工程系一次性完成。经过宋嘉定年间的这次工程,佛寺、石窟依托天然岩洞合为一体,南岩寺因此成为盛誉江南的寺庙,历代香火不绝。清道光八年(1828年)僧人义林在宋像上贴金敷彩,维修诸佛神像。

图片

清华大学工艺美术学院金维诺教授对南岩石窟造像、雕刻高度评价,他说:“从(南岩石窟)造像雕刻工艺看,雕刻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采用浅雕、平雕、线雕、透雕、高浮雕等各种雕刻手法,使佛像个个神态逼真,炯炯有神,姿态各异,花纹图案,动植物雕凿同样精湛,可以说南岩石窟确是一座艺术文化宝库。”

早在1959年,南岩石窟被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12月28日,又被江西省人民政府复核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岩石窟是我国东南地区重要的禅宗南系佛教圣地,它对研究我国佛教传播、佛学文化、石刻艺术等,均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

邵式平——在教育领域挥洒赤忱


邵式平,江西弋阳县邵畈村人,是我党我军早期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著名的农民运动领袖。弋横暴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是闽浙赣苏区和红十军的创建者与领导者之一。

1936年10月,邵式平随长征队伍到达陕北。次年,他接受中共中央委托,与成仿吾等人一同创办了陕北公学,并担任教务长,成为陕北公学的主要领导人和开拓者之一。陕北公学办学期间,邵式平始终坚守在教务长的重要岗位上,全面负责陕公的教学工作,并亲自讲授课程。他坚持“教育为长期抗战服务”的方针,从未停下探索陕公国防教育发展道路的脚步。在陕北公学短短两年的办学时间里,他为学校国防教育的发展勤恳耕耘,为中华民族抗战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

图片

1958年6月9日,省委、省人委作出了《江西省创办劳动大学的决定》,要求以原江西省南昌林校和各综合垦殖场为基础创办江西省劳动大学总校和分校。同时颁布了《江西省劳动大学招生简章》,招收了具有生产知识,劳动经验的男女工农劳动群众及其子女入学,真正做到让上不了学的农民上学。6月15日,邵省长主持召开以落实劳动大学筹建工作为议题的“全省专行署负责同志和省专属垦殖场场长或党委书记会议”,他亲自讲话并部署工作,明确宣布全省2000万农民就是劳动大学的主要服务对象,对他们实行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条件、城乡区域和办学形式“五不限制”。

邵式平本人以身作则,积极主动地兼任共大的教师。1963年刚满64岁的他积劳成疾,患上重病,但他依然一如既往的惦记着共大。疗养地方离共大总校青岚园艺系比较近,他就经常带病来到那里找师生谈话,听取反映,了解情况,并做师生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帮助学校解决困难。1964年,这一年邵省长已经病重在床,省委书记兼共大总校校长刘俊秀同志到医院探望,他还念念不忘的对刘校长说:“江西人民需要共大,办共大是办党的教育事业,共大一定要保持自己的特色,坚持办下去。”

1965年3月24日因病在南昌逝世。邵式平把毕生精力贡献给了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挥洒了毕生赤忱,在党和群众中享有崇高威望。党内领袖人物皆亲昵地称之“邵大哥”,被后世誉为“教育省长”、“江西富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