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弋阳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弋阳县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8412”行动计划(2023-2026年)》的通知
【字体: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上饶市龟峰风景名胜区,县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县直各单位:
《弋阳县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8412”行动计划(2023-2026年)》已经县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弋阳县人民政府
                                  2023年11月14日
弋阳县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
“8412”行动计划
(2023-2026年)

    为深入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提升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加快建设具有弋阳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特制定《弋阳县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8412”行动计划(2023-2026年)》(简称“产业链现代化‘8412’行动计划”)。
    一、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目标要求,对标《江西省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269”行动计划》《上饶市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269”行动计划》主要任务,按照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以高效实施产业链链长制为抓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不断增强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加快构建具有弋阳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二、主要目标
    到2026年,力争实现产业链现代化“8412”目标,即:聚焦我县“1+3”产业体系,非金属材料、有色金属、机械制造、绿色食品、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光伏新能源(含锂电)、纺织服装等8条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打造非金属新材料、有色金属、机械电子、医药食品4个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强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全县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2%左右,统筹制造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取得明显成效。
    三、主攻方向
    (一)八条重点产业链
    1.非金属材料产业链
   一是推进重钙、轻钙产业升级提标,充分发挥我县优质的矿产资源优势,大力推进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建设,依托环城新材料、雪翼新材料、台鑫丰晖等龙头企业,加大产品、工艺研发力度,重点发展高端氧化钙、氢氧化钙、纳米级碳酸钙、食品级碳酸钙、水性涂料、硅酮胶等高端产品,着力构建高端钙基新材料全产业链,全力打造好省级非金属材料(钙制品精深加工)重点产业集群。二是依托海螺水泥、海螺新型建材、海螺新材料等“海螺系”链主和龙头骨干企业推动水泥产业链向骨料、商砼、装配式建筑等进行“垂直一体化”扩张,形成“砂石骨料+水泥制造+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全产业链发展,鼓励发展高端特种水泥品种。三是突出节能利废、轻质保温、空心化和复合化方向,打造国泓、泰山石膏、欣华达为龙头企业的建材子产业链,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结构件、建筑墙体、屋面系统材料、新型透水材料和产品。到2026年,非金属材料产业营收力争达到200亿元。
    2.有色金属产业链
    一是探索建立多金属回收利用产业链,依托巴顿环保多金属二次资源综合回收利用项目、耐华环保贵金属综合利用等项目,持续提升废旧金属回收再利用效率,积极对接市内相关企业,加快建立原材料方面的配套供给与交流合作,尽快融入全市贵金属产业链条。二是引导现有铜加工企业开展精深加工,以锦辉科技为龙头推动铜锌合金向紫铜发展、粗铜制造向丝线箔精深加工转变,不断延伸““金属功能材料-高端基础件-高端装备”的全产业链条。三是大力发展铝精深加工产业链,依托屹鑫新材料、鸿基铝业、超博门窗等重点企业,以铝产品精深加工为发展重点,着力发展高性能铝合金板材、挤压型材、精密锻件和压铸件等,提升铝产业链整体实力。到2026年,有色金属产业营收力争达到260亿元。
    3.机械制造产业链
加快推进机械制造产业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支持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培育发展高端机械制造,围绕熔岩汽配、中科伟通、纽轮轴承、寰球新材料、康瑞汽配等一批智能机械制造企业,打造集研发、设计、制造、服务于一体的智能机械制造产业链。鼓励鸥迪铜业引进上下游配套企业,专注制冷阀门配件细分市场,逐步延伸其他空调配件产业市场,着力打造细分行业单项冠军。到2026年,机械制造产业营收力争达到30亿元。
    4.绿色食品产业链
深入践行“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理念,进一步扩大弋阳大禾谷、雷竹等特色农产品种植规模,依托道口食品产业园、葛河之心农产品加工园,鼓励特色农产品加工关键技术开发,持续打造好“弋阳年糕”“龟峰扣肉”“雷竹笋”“中华草龟蛋”等地方特色品牌。发展肉制品加工、地方特色食品、预制菜等食品产业,形成“规模种植—标准加工—品牌销售”产业链。到2026年,食品产业营收力争达到20亿元。
   5.生物医药产业链
深挖产业潜力,扶持龙头企业、培育潜力企业,大力推进康恩贝三期工程项目建设,确保企业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支持江西康恩贝肠炎宁片、牛黄上清胶囊等全国独家生产品种进行二次开发及新产品研究引进,巩固中药材产品优势。同时,引入一批适合我县地理环境及气候的中药材种植加工企业,全力打造从“原料药—中间体—制剂—医药包装”的全医药产业链发展格局。延伸中医药服务业,构建中医药与传统旅游休闲产业相融合的中医药健康旅游新兴业态,依托康恩贝、佰康等重点企业,推出中医药健康旅游线路、打造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促进中医药健康服务模式和发展模式的创新。到2026年,生物医药产业营收力争达到20亿元。
    6.电子信息产业链
以数字经济产业园、光电产业园为主阵地,加快产业园配套设施建设。持续招引上下游重点项目,依托汇云电子、海量新能源等一批电子信息重点企业,支持引进产业链配套企业,持续壮大产业规模。把握消费电子产品智能化和集成化的发展趋势,依托数字经济产业园大力引进SMT贴片生产线,重点推动SMT产业高速化与高精度化,进一步提高贴片精度,满足微型化、超高密度的电子产品制造需求。持续开展“开拓市场万里行”活动,帮助重点企业推进下游产业招商、延长产业链、实现就近销售来扩大销售额,提升市场占有率。到2026年,电子信息产业营收力争达到25亿元。
    7.光伏新能源(含锂电)产业链
紧盯电池、组件、逆变器等光伏产业重点环节,大力培育光伏产业配套企业,积极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在产业集聚区、高新区、重点用能企业等建筑屋顶的建设应用,拓宽储能市场,加强能源利用。依托我市锂产业全链条资源优势,做好锂电产业承接,重点瞄准电池材料、锂电池制造等领域,紧盯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等细分市场,着力招引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锂电项目。到2026年,光伏和锂电新能源产业营收力争达到15亿元。
    8.纺织服装产业链
    以返乡创业园、外贸产业园为主阵地,积极推进煌朝装饰、六鼎针织等重点企业做大做强,鼓励企业向服务型制造转型,由加工制作型向“创意设计+生产营销”型转变,聚焦织布、棉麻家纺和户外休闲用品等领域,重点开发色纺纱、麻灰纱、精梳紧密纱以及高档色织面料、纤维面料等符合市场的差异化产品,对纺织服装产业链进行补链强链,构建“原辅料制造—纺织制造—服装制造”的完整产业链,推动企业自动化、数字化转型,打造一批特色品牌。到2026年,纺织服装产业营收力争达到10亿元。
    (二)四个先进制造业集群
    1.非金属新材料先进制造业集群
推动台鑫丰晖、瑞翼新材料等现有产业链上下游项目建成投产,逐步形成以海螺水泥为龙头从上游开采到下游产品精深加工的非金属材料产业集群。依托环城新材料、雪翼新材料等龙头企业,以碳酸钙等系列产品研发制造为基础,重点发展高附加值和功能化的纳米级碳酸钙、食品医用级碳酸钙等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加强下游关联领域的拓展,特别是在塑料管材、涂料油漆、木塑制品等领域寻找增长机会,构建从“矿石有序开发—深度加工—产品创新—市场终端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碳酸钙产业体系,争取打造国家级碳酸钙低碳产业链示范基地和国内知名的绿色建材产业集群,确保成功创建省级非金属材料(钙制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
    2.有色金属先进制造业集群
培育锦辉科技、巴顿环保等龙头企业作为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轴心点,鼓励加大技术改造、科技创新、品牌创强力度,提高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产业集聚的支点。持续推动锦辉、鼎晟、宏田等企业转型升级,由锭、棒、管材向精深加工转型升级。建立巴顿、耐华等废物资源循环利用内循环,提高提取纯度,优“冶”择“粗”延“精”。借助毗邻鹰潭“世界铜都”的地理优势,紧盯电线电缆、漆包线、散热器、引线框架、覆铜板等铜消费产业链需求,发挥龙头企业的集聚带动效应,逐步衍生和吸引更多相关企业集聚,通过企业之间的集聚效应降低综合成本,增强竞争优势。
    3.机械电子先进制造业集群
聚焦轴承钢管、涂装设备、电子元器件、智能终端等产业发展,着重培育鸥迪铜业、中科伟通、熔岩汽配等重点企业发展高端机械制造,支持汇云电子、海量新能源等电子信息企业,重点打造电子雷管芯片模组、智能终端制造产业链。加强数字化建设,推动传统产业向数字化转型。以推进成套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型制造,提高产业集聚度和显示度为发展方向。加快突破关键技术与核心零部件,培育发展高端机械电子与改造提升传统装备双管齐下,做大做强五金标准件、电子元器件等优势领域,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机械电子产业链生态。
    4.医药食品先进制造业集群
聚焦生物医药、绿色食品领域,依托我县道口食品产业园、葛河之心农产品加工园,深挖产业潜力,巩固产品优势,填补产业空白。以康恩贝中药为龙头,扶持壮大一批医药食品精深加工企业,重点发展地方特色食品、预制菜、中医药、生物药品等产业,全力打造“原料药—中间体—制剂—医药包装”的医药产业链和“规模种植—标准加工—品牌销售”的食品产业链。持续做好医药食品产业关键技术研发,加大地方品牌宣传力度,形成具有弋阳特色、品种丰富、品质上乘的医药食品品牌。
    四、重要举措
   (一)持续推进产业链链长制。聚焦主导产业,促进产业链与供应链、创新链、资金链、政策链深度融合,进一步提升产业基础能力、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和行业竞争力,做大做优做强全产业链条。加快推动产业链转型升级,推动食品医药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新一轮企业技改升级行动计划,鼓励现有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增资扩股、利润转投、募集再投力度,持续扩大生产能力,遴选一批质量效益优、带动能力强的优质标杆技改项目,统筹抓好在库管理的存量重大项目建设。
   (二)精准帮扶产业链协同发展。实施精准帮扶计划,提升工业企业帮扶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针对企业需求,深入调研困难和问题,采取“精准滴灌、靶向施策”的方式,提出分类解决方案;同时,加强督促协调,确保及时解决企业反映的问题。
   (三)做强新兴产业链重大项目。抓紧推动企业生产装备和工艺流程智能化升级改造,建设一批智能工厂和车间,大力培育引进一批智能制造系统服务商、方案供应商。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推动企业走上产品智能化、高端化生产道路。加快承接长三角等发达地区新兴产业转移,全面梳理和分析研究我县电子信息、数字经济产业的优势和短板,开展填空式、补位式、链条式精准招商。支持以产业链为纽带,加强上下游配套和分工协作,大力开展“开拓市场万里行”活动,深化产业链对接,促进供应链多元化,维护供应链稳定,切实增强产业链韧性,提升产业链影响力和竞争力。
   (四)加快企业培育,打造特色集群。聚焦我县优势产业,大力发展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打造我县特色新兴产业集群,提升集群影响力。抓好企业梯次培育,引导企业走“专业化、精品化、特色化、创新型”发展道路,每年新增一批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力争在新兴产业细分领域培育一批链主企业、领航企业、单项冠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构建中小企业创新协同、产能共享、供应链互通的发展新格局。重点培育一批投资规模大、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加快增资扩产,推动一批中小企业“小升规”、“上台阶”,不断提升我县产业发展水平。

    附件:1.弋阳县非金属材料产业链现代化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6年)
2.弋阳县有色金属产业链现代化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6年)
3.弋阳县机械制造产业链现代化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6年)
4.弋阳县绿色食品产业链现代化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6年)
5.弋阳县生物医药产业链现代化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6年)
6.弋阳县电子信息产业链现代化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6年)
7.弋阳县光伏新能源(含锂电)产业链现代化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6年)
8.弋阳县纺织服装产业链现代化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6年)



附件1

弋阳县非金属材料产业链现代化建设
行动方案(2023-2026年)

    为提升弋阳县非金属材料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竞争力和安全水平,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促进全县非金属材料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基本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以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为重点,聚焦项目强链、企业固链、集群壮链、科技畅链、数字赋链、绿色融链,推进非金属材料产业链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努力将弋阳打造成为全省重要的非金属材料产业基地,为实现全县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二)主要目标。通过四年努力,非金属材料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取得突破,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政策链加速融合,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到2026年,规上企业个数突破140家(目前123家),省级绿色工厂达到3家、“专精特新”企业达到10家;实现营业收入突破200亿元。
    二、主攻方向和发展路径
   (一)重点子产业链
    1.水泥产业链。以海螺水泥、海螺新型建材、海螺新材料等“海螺系”链主和龙头骨干企业为依托,推动水泥产业链向骨料、商砼、装配式建筑等进行“垂直一体化”扩张,形成“砂石骨料+水泥制造+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全产业链发展,鼓励发展高端特种水泥品种。
    2.钙精深加工产业链。推进重钙、轻钙、氧化钙产业向绿色低碳环保方向发展,充分发挥我县优质的矿产资源,依托环城新材料、雪翼新材料、台鑫丰晖等重点企业,推进普通碳酸钙向超细碳酸钙、纳米级碳酸钙、食品级碳酸钙转型升级,着力构建高端钙基新材料全产业链。
    3.新型建材及墙体材料产业链。突出节能利废、轻质保温、空心化和复合化方向,培养国泓、欣华达、泰山石膏为重点企业的建材子产业链,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结构件、建筑墙体、屋面系统材料、新型透水材料和产品,利用建筑垃圾、废渣石、煤矸石、粉煤灰等固体废弃物生产新型建材,推动建材产品设计向轻型化、终端化、制品化转型。
   (二)重点产业基地
    新材料产业园(钙制品精深加工)。充分发挥我县石灰石资源优势,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着眼于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科学开发利用矿山资源,高起点引进行业龙头企业;产业园依托一批龙头企业,以碳酸钙等系列产品的研发制造为基础,以高附加值、功能化的纳米级碳酸钙、食品医用级碳酸钙等为产业链顶端,以塑料管材、涂料油漆、木塑制品等下游关联领域为扩展,形成从矿石有序开发—深度加工—产品创新—市场终端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碳酸钙产业体系,争取打造省级碳酸钙低碳产业链示范基地和国内知名的绿色建材产业集群。
    三、重点任务
   (一)推进项目建设。围绕重点子产业链,制定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项目清单,加快推进填平补齐。紧盯产业链技改、新建重大项目,大力推动台鑫丰晖绿色循环钙产业新材料产业园项目、永越新型建材干混砂浆生产线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尽快实施,围绕碳酸钙领域头部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推进产业链精准招商,招引一批行业龙头企业落户。确保产业链“断链”连通、“细链”增粗、“弱链”变强。〔责任单位:县发改委、县工信局、县自然资源局、县商务局、县高新园区,各乡镇(街道)〕
   (二)培育壮大企业。实施链主企业扶持计划,遴选一批创新能力强、研发水平高、发展潜力好的骨干企业。大力推进非金属材料产业链企业梯次培育行动,分类建立非金属产业领域培育企业目录,培育2家以上链主企业。鼓励中小企业围绕链主企业,采取专业分工、服务外包、订单生产等方式,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培育新增制造业单项冠军、隐形冠军、“专精特新”企业5家以上,巩固和抢占建材行业细分市场。〔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县金融服务中心、县发改委、县高新园区,各乡镇(街道)〕
   (三)打造产业集群。开展产业集群提能攻坚行动,坚持产业园、基地、集群三位一体,打造核心竞争力强、特色优势明显、带动作用突出的产业集群。推进弋阳新材料产业园重点产业集群建设,推动弋阳碳酸钙新材料争创省级重点产业集群,切实提升产业集群带动力。〔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县发改委、县自然资源局、县高新园区、县新材料产业园指挥部〕
   (四)建立完善科创平台。立足产业链比较优势,加快完善产业创新体系。鼓励产业链融通创新,加强核心零部件、核心原辅料、工业基础软件等协同攻关,增强技术、工艺和产品的竞争力,实现跟跑并跑向领跑转变。打造创新平台矩阵,推动创新平台增量提质,到2026年,培育省级科创平台2家。〔责任单位:县科技局、县发改委、县工信局、县高新园区,各乡镇(街道)〕
   (五)实施数字赋能、绿色发展。大力实施非金属材料产业链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深入落实建材产业碳达峰实施方案,确保按期实现碳达峰目标。加快推广应用窑炉优化控制、智能仓储物流、设备巡检维护、数字设计运营等先进技术,促进生产过程数字化、智能化、柔性化;推广智能制造示范应用项目,推进建设一批智能化工厂、数字化车间、智能生产线;积极开展清洁生产,引导企业创建绿色制造名单,推进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工作,建立绿色建材产品名录。到2026年,打造数字化标杆示范企业1家以上,力争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70%;创建省级绿色工厂1家以上,绿色建材产品达到2项以上。〔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县科技局、县政数局、县生态环境局、县住建局、县市管局、县高新园区,各乡镇(街道)〕
四、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发挥产业链链长制机制作用,统筹非金属材料产业链重大事项协调、重大项目建设等工作。各乡镇(街道)、各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结合实际找准定位,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形成工作合力,确保产业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强化服务落实。建立部门联动,健全服务企业工作机制,对纳入规划支持的重大项目提供高效服务,争取重大项目快速落地投产;继续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深入开展“开拓市场万里行”活动,积极对接先进发达地区举办的企业博览会等各类推介会,为本地企业融入全省乃至全国发展创造条件。
   (三)加大政策扶持。统筹引导政策、项目、资金、人才等各类资源要素向产业链汇聚。发挥现有专项资金引导和县技改补助资金推动作用,每年选取重点产业链的核心缺失环节予以支持,通过关键性重点项目推动整个产业的转型升级。
附件2

弋阳县有色金属产业链现代化建设
行动方案(2023-2026年)

    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竞争力和安全水平,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推动全县有色金属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工作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把握“三新一高”战略导向,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持续推进延链补链强链、提高精深加工及废物资源循环利用水平为发展方向。优化有色金属产业政策,引导扶持发展铜、铝精深加工项目,引导现有铜加工企业开展精深加工。提升科技含量和高端产品比重,逐步占稳产业链中高端环节,不断延伸“金属功能材料-高端基础件-高端装备”的全产业链条。扩大有色金属在新能源电池及电子信息领域的广泛应用,做大贵金属产业发展规模,建成在省内具有影响力的有色金属精深加工基地和有色金属废物资源循环利用示范区。
   (二)主要目标。到2026年,全县有色金属产业链营业收入力争突破260亿元。
综合水平进一步提升。铜、铝等重点细分领域各培育1家具有生态主导力的产业链链主企业;力争培育2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科创实力进一步提升。培育1家以上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全县有色金属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技术改造100%全覆盖,精深加工部分营业收入占产业比重达到50%以上。
绿色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重点品种单位能耗、碳排放强度持续降低。打造一批数字化矿山、车间和智能工厂,培育一批数字化创新人才。
    二、主攻方向和发展路径
   (一)铜产业链。优先引进高效、节能、低污染、规模化再生资源回收与综合利用项目和信息化、新能源、交通运输、高端制造及其他领域铜新材料生产项目,主要包括:无氧铜、高性能铜粉、压延及电解铜箔、高性能铜合金及其他高端铜基复合材料等铜领域高精尖产品生产项目,以锦辉科技多头拉并丝项目为抓手,重点发展再生铜新材料、绿色再生铜合金及精深加工产品等。整合相关行业资源,优“冶”择“粗”延“精”,避免同质化竞争,引导现有铜加工企业开展精深加工。强化龙头企业带动,加强产业技术创新突破,提升科技含量和高端产品比重。加快运用智能化新技术改造提升企业力度,推动技术装备和工艺流程换代升级,做优铜交易平台和有色金属供应链金融平台。
   (二)铝产业链。大力发展铝精深加工产业链,依托屹鑫新材料、鸿基铝业、超博门窗等重点企业,以铝产品精深加工为发展重点,着力发展高性能铝合金板材、挤压型材、精密锻件和压铸件等,不断拓展品种和功能,加快应用于新能源等高端科技产业,提升铝产业链整体实力。
   (三)其他有色金属产业链。依托上饶市贵金属(主要包括金、银、钯、铂、铑、钌等)产业链,以巴顿环保多金属二次资源综合回收利用项目、耐华环保贵金属综合利用等项目为抓手,探索建立我县多金属回收利用产业链,持续提升废旧金属回收再利用效率,积极对接市内相关企业,加快建立原材料方面的配套供给与交流合作,尽快融入全市贵金属产业链条。
    三、重点任务
   (一)优化产业结构布局
    以《江西省“十四五”有色金属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上饶市“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等为指导,对全县有色金属产业布局进行优化调整。聚焦铜、铝等领域,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布局,持续推进补链延链强链,提高精深加工及废物资源循环利用水平。〔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县高新园区,各乡镇(街道)〕
   (二)加速行业资源整合
    1.抢抓上饶设立综保区政策红利。帮助辅导有色金属企业应享尽享税费优惠政策。〔责任单位:县税务局、县财政局、县工信局、县高新园区、县金融服务中心,各乡镇(街道)〕
    2.发挥重大项目带动作用。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经济区、海西经济区,瞄准国内外一流企业,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推动产业资源整合和转型升级。〔责任单位:县商务局、县工信局、县高新园区,各乡镇(街道)〕
    3.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力争围绕铜、铝、多金属回收利用产业链,融入市有色金属产业链发展联合体。推动企业在技术攻关、产销对接、资金融通、标准制定、企业管理、平台建设、人才培训等方面深入合作,进一步理清产业发展方向和路径,实现各类资源的共建共享共用。聚焦有色金属产业关键共性和前沿性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发展需求,更新发布产业链“四图五清单”。〔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县高新园区,各乡镇(街道)〕
    4.大力实施科技创新。积极推进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工程,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鼓励企业积极与高等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不断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加快重点产业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支持有色金属新材料产品生产与推广应用。〔责任单位:县科技局、县工信局、县高新园区,各乡镇(街道)〕
    5.提升金融服务能级。建立银企对接长效机制,畅通银企双方信息沟通,围绕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组织多种形式的产融供需精准对接活动。鼓励金融机构实行差异化信贷政策,创新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及金融产品,降低准入门槛,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切实提高企业供应链金融服务覆盖率。〔责任单位:县金融服务中心,县高新园区,各乡镇(街道)〕
    6.建设高层次人才队伍。鼓励企业与高校、职业院校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推进产教融合,创新实施“校企一体化”“订单式培养”,实现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无缝对接。吸收借鉴沿海发达地区先进经验,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通过整合整个行业的资源和力量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县科技局、县委组织部(人才办)、县人社局、县教体局、县高新园区,各乡镇(街道)〕
   (三)培育优强链主企业
    1.以上年度营业收入1亿元以上为标准,建立全县有色金属产业优强企业项目库,结合企业特派员制度和“弋呼必应”领导挂点服务机制,每月调度库内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存在的困难及问题。〔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县高新园区,各乡镇(街道)〕
    2.在铜、铝等重点细分领域各培育1家市场竞争力强、行业影响力大、主体意愿度高的县级有色金属产业链链主企业,培育壮大链条企业。推进纵向一体化发展,鼓励上下游企业结成利益联合体,减少初级产品供求波动对产业链的冲击。〔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县高新园区,各乡镇(街道)〕
    3.引导链主、龙头、优强企业更深更广参与到国家科技创新资源对有色金属产业的支持项目中,帮助企业争取到更多国家级、省级、市级及县本级层面的政策和资金扶持。〔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县科技局、县高新园区,各乡镇(街道)〕
   (四)强化产业集群产业链对接
积极参与产业链发展联合体对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开展的产业发展支撑能力诊断工作,建立产业链协作配套中小企业和关键产品清单,促进上中下游企业协作配套、协同发展。鼓励中小企业实施技术、装备和工艺更新改造,培育一批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深入贯彻《江西省有色金属产业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2023-2025年)》,组织实施产业链企业协同技术改造,鼓励企业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对生产设备实施数字化管理、工艺流程进行优化协同、能耗监测实现智能化服务,推动经营管理实现数字化、精细化、透明化,打造一批智能化工厂和数字化车间。〔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县高新园区,各乡镇(街道)〕
    四、组织实施
   (一)加强统筹推进。深入实施有色金属产业链链长制,加强全产业链发展谋划和工作落实。构建充分调动产业链企业、园区、专业机构等多方积极性的协同联动机制,统筹推进“链长+链主”“链长+园区”,加快推动有色金属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二)强化政策支持。充分发挥县级工业发展专项资金作用,推动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补偿等政策落地见效。积极用好产业、财政、税费、融资等政策,引导各类资源要素向产业链上下游集聚,增强产业链政策实施的整体效能。
   (三)优化发展环境。统筹用好市、县领导干部挂点帮扶、“企业特派员”等工作机制,切实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充分利用“开拓市场万里行”活动,提升“弋阳制造”市场占有率、行业竞争力。通过不定期召开纾困解难会和要素保障推进会等,及时调度、研究和解决重点有色企业、重大工业项目在建设发展过程中遇到人才、资金、市场、用地、用能等要素保障问题。








附件3

弋阳县机械制造产业链现代化建设
行动方案(2023-2026年)

    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竞争力和安全水平,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推动全县机械制造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工作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第十五次党代会及市委五届四次全会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重大项目建设、企业梯次培育、园区创新提升、产业集群发展为抓手,聚焦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绿色制造,强化创新驱动、融合互动、绿色促动和开放带动,推进延链补链强链,提升链主企业核心功能,培育发展新动能,打造特色高端产业集群,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产业向质量效益转变,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加快推动全县机械制造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建设新兴工业强县提供坚实支撑。
   (二)主要目标。聚焦汽车配件、五金标准件等领域,以推进成套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型制造,提高产业集聚度和显示度为发展方向。加快突破关键技术与核心零部件,培育发展高端机械制造和改造提升传统装备双管齐下,做大做强汽车配件优势领域,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制造产业链生态。吸引和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智能制造装备供应商、系统集成商,全面推进重点领域企业的智能化改造,实现从单元级、流程级向网络级、生态级的数字化转型。2026年,全县机械制造产业链营业收入力争达到30亿元。
    二、主攻方向和发展路径
围绕国家和省市重点工程、重点领域,立足细分领域的优势,做大做强轴承钢管、汽车配件、五金标准件等产业。
重点发展智能化、绿色化制造,支持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培育发展高端机械制造,围绕熔岩汽配、中科伟通、寰球科技等一批智能机械制造企业,打造集研发、设计、制造、服务于一体的智能机械制造产业链。鼓励鸥迪铜业引进上下游配套企业,专注制冷阀门配件细分市场,逐步延伸其他空调配件市场,着力打造细分行业单项冠军。引导企业开展产线智能化改造升级,促进现有产业从低端、初级、单一、同质化向高端、精细、多元、特色化发展,形成上下游协同创新的产业链体系,满足市场对五金标准件多规格、高质量、高强度、高技术含量的需求。
    三、重点任务
   (一)聚力招大引强,推动链式发展。依托省级产业集群,紧盯长三角、珠三角,实施以强龙头、补短板、优配套为目标的精准招商,积极引进中高端机械制造行业的领军企业,着力打造有控制力和根植性的“链主”企业。解决集群发展中的“主心骨”问题。精准对接龙头企业发展需求,实行“一企一策、跟踪服务”,着力引进与其配套合作或有供应关系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强化产业链招商、以商引商,培育区域特色产业招商链条。〔责任单位:县商务局、县高新园区,各乡镇(街道)〕
   (二)强化项目推进,加速项目落地。以“工业项目大会战”、工业项目集中开竣工、重大工业项目竣工巡查等工作机制,加大对机械制造产业项目的推进力度,坚持“清单式管理、责任化推进”和“要素跟着项目走”,紧盯建设进度,千方百计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难题,确保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建成、早达产,努力形成“谋划一批、储备一批、签约一批、落地一批、建成一批、投产一批”的良性发展格局。〔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县高新园区,各乡镇(街道)〕
   (三)强化创新引领,提升发展质量。引导企业加强创新,提升核心关键环节的创新实力。围绕产业创新重大需求,实施重大技术攻关项目“揭榜挂帅”制,采取定向择优、定向委托等形式支持攻克产业发展核心技术难题,提升产业的整体竞争力。〔责任单位:县科技局、县高新园区,各乡镇(街道)〕
   (四)强化数字赋能,推动转型升级。贯彻落实《江西省装备制造产业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引导企业开展内外网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围绕技术融合、集成应用、模式创新等重点方向,促进工业互联网与机械制造产业深度融合,支持创建机械制造产业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深化标识解析在行业规模化应用。推进物联网技术在机械制造产业、企业中的广泛应用,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数据共享互通,以龙头企业为重点,构建机械制造产业“研—供—产—销—服”全流程智能化体系,加快引进培养一批智能装备制造商和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复制推广一批数字化转型方案,赋能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县高新园区,各乡镇(街道)〕
    四、组织实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深入实施机械制造产业链链长制,统筹推进全县机械制造产业链发展工作。各地、各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细化落实各项任务措施,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取得实效。
   (二)加大政策支持。强化链主企业推进产业链发展的主导领航作用,以市场化机制提出产业链发展的政策服务需求,适时出台新的增量政策,引导各类政策资源向产业链上下游集聚,促进政策与产业链发展同向发力。
   (三)强化要素保障。推动资源要素配置与产业链发展联动,引导用能、用工、材料、运输、融资等资源要素向重点人群、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集聚,提高资源要素使用效率,有效保障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需求。



















附件4

弋阳县绿色食品产业链现代化建设
行动方案(2023-2026年)

    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竞争力和安全水平,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推动全县绿色食品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工作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驱动为抓手,依托各地资源禀赋,加强企业重点培育,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深入推进“三品”行动,依托我县食品产业园、葛河之心农产品加工园,扶持壮大一批绿色食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建设链条完整、功能多样、业态丰富的绿色食品产业链,打造弋阳绿色食品名优品牌。
   (二)主要目标
——产业总量。到2026年,全县绿色食品产业链营业收入达到20亿元。
——优质企业。培育营业收入超过1亿元“链主”企业2家,规模以上绿色食品工业企业数量达到20家。
——创新发展。支持企业提升创新能力,推进企业技术中心等平台建设,建成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家、两化融合示范企业1家,突破一批产业核心关键技术,参与制定一批国家和省级行业标准,数字化水平明显提升。
    二、主攻方向和发展路径
   (一)地方特色食品产业。推进弋阳大禾谷、雷竹等特色产业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鼓励特色农产品加工关键技术开发。把握安全、营养、优质、环保的消费需求,促进先进制造业与农业聚合发展,持续打造好“弋阳年糕”“龟峰扣肉”“雷竹笋”等地方特色品牌。形成“规模种植—标准加工—品牌销售”产业链,推动食品产业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升级转变。
   (二)预制菜产业。以道口食品产业园、葛河之心农产品加工园为平台,发展以农产品、畜禽产品、水产品为主要原料,通过工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经预加工、预烹调、预包装的成品或半成品预制食品及相关制备和配套的产业,包括即食及即热预制菜、即烹菜肴、即配预制菜等。
   (三)肉制品加工产业。充分发挥我县乌龟规模化养殖优势,发展壮大龟肉加工产业。同时,加大肉制品龙头企业招引力度,重点开发调理肉制品、肉类休闲制品、熏肉制品、罐头制品等深加工产品。
    三、重点任务
聚焦弋阳绿色食品产业链发展现状,重点开展“强链”“补链”“聚链”“延链”“壮链”“稳链”六大行动,建设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绿色食品产业链。
   (一)强链——加大企业培育力度
挖掘本地特色农业企业,立足农业优势产业区布局,整合资源要素,壮大成长为农业龙头企业。鼓励食品加工类企业申报各级农业龙头企业。加强大企业大项目引进力度,力争每个细分产业链都有一批“链主”企业带动。加强优质中小食品企业梯次培育,通过建立“小升规”企业培育库,实施跟踪培育、动态管理,引导发展速度快、创新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的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引导企业在细分领域精耕细作。〔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工信局、县统计局、县商务局、县高新园区、县科技局,各乡镇(街道)〕
   (二)补链——加快推进绿色智能制造
以绿色原料、绿色仓储、绿色工厂、绿色园区为重点,构建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体系。推广运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加快推动绿色食品产品和技术升级,促进绿色食品生产集约化、全链式发展。鼓励企业开展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技术改造,推动“机器换人”,提升信息化管理系统运用能力和集成水平。推广工艺参数及质量在线监控系统,加强物联传感技术在加工、分拣、仓储、物流、消费等各环节应用,强化食品质量安全溯源体系建设,提升产品质量和安全性。培育一批省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引导企业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建设,持续打造新型能力,提升企业竞争力,打造龙头企业引领、细分行业推广、重点园区普及的“点—线—面—体”应用发展格局。〔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生态环境局、县市管局、县工信局、县发改委、县高新园区,各乡镇(街道)〕
   (三)聚链——加速推进产业集聚
打造产业集聚平台。推进政策集成、要素集聚、企业集中、功能集合,引导和支持企业进园入区集聚发展,建设绿色食品加工园区,打造弋阳特色食品产业基地。〔责任单位:县高新园区、县农业农村局,各乡镇(街道)〕
   (四)延链——提升产业链科技创新水平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中小型加工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加快规模化生产,提升绿色食品精深加工水平,专注细分行业做优做精,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性。支持企业积极创建省级、市级企业技术创新中心。〔责任单位:县科技局、县发改委、县工信局、县高新园区,各乡镇(街道)〕
   (五)壮链——打造弋阳特色食品产业品牌
    1.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弋阳食品美誉度。积极倡导绿色生产、绿色消费,选择具有地域文化特色、品质优良的重点品类,培育发展一批“弋字号”特色食品,支持开展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中国弛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赣鄱正品”、江西名牌产品和江西省名牌农产品等申请认定。推荐企业参加中国食品博览会、“三品”全国行、食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赣出精品”评选、“米粉节”、“吃货节”等活动,提升品牌意识。借助数字经济和品牌包装,推动弋阳县绿色产品打入省内中高端市场,提升生态、绿色品牌知名度。加强食品品牌保护意识,综合运用协商、舆论、法律等手段打击冒用、滥用公共品牌行为。〔责任单位:县市管局、县商务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工信局、县高新园区,各乡镇(街道)〕
    2.凝练文化内涵,讲好弋阳食品故事。深入挖掘“弋阳年糕”“龟峰扣肉”等特色食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故事传说,鼓励制作与江西食品相关的影视作品、短视频等。推动绿色食品与教育文化、健康养生、旅游体验深度融合,举办文化交流、旅游宣传等活动,加大推广力度。加大食品工业旅游宣传力度,促进食品工业与文化旅游资源深度融合;支持企业申报国家工业遗产,挖掘品牌历史内涵。〔责任单位:县文广新旅局、县工信局、县高新园区,各乡镇(街道)〕
   (六)稳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聚焦农产品加工、食品加工等领域,围绕绿色食品产业链发展重点和发展方向,建立产业链招商工作推进机制,梳理产业链龙头骨干企业和重点项目,推进产业链精准招商。充分发挥链长制作用,落实好减税降费、人才政策、融资担保等政策福利,引进一批上下游企业,增强食品产业链韧性和稳定性。〔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商务局、县高新园区、县委组织部(人才办),各乡镇(街道)〕
    四、组织实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在县工业强县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下,调整充实绿色食品产业链链长制,优化链长制工作推进体系,精准帮扶产业链协同发展,协调解决重大事项问题,统筹推进全县绿色食品产业链发展工作。
   (二)强化政策支持。认真落实各项财政、税收、金融、土地、能源及减负等政策,运用好民营经济及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人才等政策,促进食品工业提质扩量增效。发挥好财政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推动企业加快技术改造、装备升级、数字化转型、新技术研发应用;支持园区、基地等产业平台建设。
   (三)强化要素保障。推动资源要素配置与产业链发展联动,引导人才、用工、用能、材料、运输、融资等资源要素向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集聚,提高资源要素使用效率,有效保障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需求。


附件5

弋阳县生物医药产业链现代化建设
行动方案(2023-2026年)

    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竞争力和安全水平,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推动全县生物医药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工作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推进产业链现代化为抓手,以传承发展中医药、提升发展化学药、突破发展生物药品、创新发展医疗器械为重点,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实现我县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主要目标
——产业规模:到2026年,全县生物医药规模以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突破20亿。培育1家产能超过10亿元生物医药制造企业。
——产业集聚:巩固完善延伸产业链,推动中药、生物药品、医疗器械三大子行业稳步向前发展。突出中成药生产加工,推动康恩贝全国独家特色品种做大做强,培育一批中药领军企业,提升中医药产业集聚水平。
——产业创新: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和协同创新,加强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及科技成果转化,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两化融合企业1家。
    二、主攻方向和发展路径
深挖产业潜力,扶持龙头企业、培育潜力企业,大力推进康恩贝三期工程项目建设,确保企业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支持江西康恩贝肠炎宁片、牛黄上清胶囊等全国独家生产品种进行二次开发及新产品研究引进,巩固中药材产品优势。同时,引入一批适合我县地理环境和气候的中药材种植加工企业,全力打造从“原料药—中间体—制剂—医药包装”的全医药产业链发展格局。延伸中医药服务业,构建中医药与传统旅游休闲产业融合的中医药健康旅游新兴业态,依托康恩贝、佰康等重点企业,引导发展建设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推出中医院健康旅游线路,促进中医药健康服务模式和发展模式的创新。
    三、重点任务
   (一)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加快康恩贝药材种植规模化、规范化;重点发展中成药生产、生物药品制造等医药制造。〔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林业局、县工信局、县市管局、县卫健委、县高新园区,各乡镇(街道)〕
   (二)加快“专精特新”培育。建立潜力企业培育库,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业化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孵化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引导成长性好的小微企业升规入统。〔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县科技局、县高新园区,各乡镇(街道)〕
   (三)推动重大项目实施。坚持“项目为王”理念,推动一批重大产业、重大科技、重大基础项目开工建设。持续跟进康恩贝三期工程项目、佰康药业年产2000万口罩筹建项目等重大项目早投产、早见效。〔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县高新园区,各乡镇(街道)〕
   (四)提升产业集聚效应。引导企业绿色生产、节能减排,开展生产线技术改造升级,运用“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机制,着力突破一批关键技术,推动康恩贝中药、佰康药业等重点企业提高研发生产能力。〔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县科技局,各乡镇(街道)〕
   (五)加强创新载体建设。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先进制药工艺和制剂技术,开发复方、有效部位及有效成分中药新药,加强中医药产业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培育新增省级企业技术创新中心、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平台。〔责任单位:县科技局、县卫健委、县工信局,各乡镇(街道)〕
    四、组织实施
   (一)强化组织协调。加强对生物医药产业链链长制工作的统筹协调,加强沟通对接,及时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统筹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
   (二)加大政策支持。围绕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研发、成果转化、产用融合,精准施策。及时更新产业链“四图五清单”,及时出台支持医药产业发展政策措施,全面提升我县生物医药发展水平。
   (三)强化要素保障。推动资源要素配置与产业链发展联动,引导用能、用工、材料、运输、融资等资源要素向重点集群、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集聚,提高资源要素使用效率,有效保障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需求。








附件6

弋阳县电子信息产业链现代化建设
行动方案(2023-2026年)

    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竞争力和安全水平,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推动全县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工作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培育产业新动能为核心,以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产业链强链、延链、补链为重点,不断做大产业规模,做优特色产品,不断提高产业集聚和配套能力,加快提升电子信息产业链水平和竞争力,进一步推动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主要目标。到2026年,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基本成型,电子信息产业达到一定规模,产业竞争力明显增强,重点领域产业实力进一步增强,对相关行业的引领带动作用明显提升。培育一批较强核心竞争力并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实现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方向发展。力争到2026年,全县电子信息产业营业收入达到30亿元。
    二、主攻方向和发展路径
   (一)电子元器件。以数字经济产业园、光电产业园为主阵地,加快产业园配套设施建设。持续招引上下游重点项目,支持引进产业链配套企业,持续壮大产业规模。把握消费电子产品智能化和集成化的发展趋势,依托数字经济产业园大力引进SMT贴片生产线,重点推动SMT产业高速化与高精度化,进一步提高贴片精度,满足微型化、超高密度的电子产品制造需求。
   (二)智能终端。立足承接长三角、珠三角电子信息产业链的区域性布局,着力吸引网络设备、通信模组、光模块等产业链项目,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供需有效匹配,提高本地产品配套率,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和自主品牌。聚焦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结合5G发展布局,加强与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可折叠柔性玻璃及防窥膜、AR/VR装备和汽车电子等厂商的合作,开发生产小而精、附加值高的智能终端及消费类电子系列产品,培育发展更贴近用户个性化需求的特色智能终端产品。
    三、重点任务
   (一)推进产业链健全完善。以打造标志性企业、项目、技术为目标,通过强链补链延链建设,打通技术研发、产品制造、应用转化等重点环节,加快形成产业链联动机制,积极培育“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专用设备-材料-行业应用”的特色工艺集成电路产业链。〔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县高新园区,各乡镇(街道)〕
   (二)加快产业链协同发展。围绕集成电路、智能电子产品等重点领域,大力培育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加快形成一批主业突出、掌握核心关键技术、品牌优势明显的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作用,鼓励龙头企业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组建产业链共同体,提高产业链主导能力,逐步构建上下游协同的产业链安全和供给保障能力,形成龙头企业引领和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县高新园区,各乡镇(街道)〕
   (三)抓好产业链项目招引。加快高端项目招引落地。围绕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智能终端制造等产业链,瞄准先进地区和龙头企业,紧盯智能手机、穿戴式设备、车载设备等智能终端市场,重点引进有潜力的中小企业,储备一批重大项目,着力打造有控制力的“链主”企业。〔责任单位:县商务局、县高新园区,各乡镇(街道)〕
   (四)加速产业链项目推进。按照“竣工投产一批、在建一批、计划新开工一批、谋划储备一批”的要求,加速建立电子信息产业项目库,对项目实施分类管理,密切跟进项目建设投产管理指标,加强项目推进工作服务前置,预防项目风险,加速优质新项目良性循环。优化项目协调推进机制,充分发挥各部门职能作用,对电子信息产业重大项目给予重点支持,推动各要素资源向项目聚集,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给予倾斜,形成协同推进项目建设进度的态势。〔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县发改委、县高新园区,各乡镇(街道)〕
    四、组织实施
   (一)强化统筹推进。充分发挥县电子信息产业链链长制统筹推动作用,统筹规划、项目、土地、园区、招商和政策资源,协调解决产业链发展重大问题,推动各地各部门找准定位,形成纵向联动、横向协同的工作合力,推进落实重大项目和重点平台建设。
   (二)加大政策支持。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整合优化现有各项政策扶持渠道和方式,在资源要素、技术改造、关键技术攻关、创新载体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企业梯队培育、高端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
   (三)加强要素保障。加强金融保障,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为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做好金融服务,增强支持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力度。加强土地保障,优先支持电子信息制造业重大项目用地,积极实施优惠地价政策及差异化用地政策。

附件7

弋阳县光伏新能源(含锂电)产业链现代化
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6年)

    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竞争力和安全水平,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推动全县光伏新能源(含锂电)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工作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现代化产业链为目标,以光伏等行业为重点,推动产业发展,持续延链补链强链,锻长板、补短板、布前瞻,优化产业结构,创新绿色低碳发展模式,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增强我县光伏新能源(含锂电)产业核心竞争力,为推动工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主要目标。抢抓国家全力推进能源革命的历史性机遇,巩固光伏新能源产业的领跑优势,发挥龙头企业、重大项目引领作用,实现光伏产业高端化、规模化、特色化发展。策应全球能源体系低碳化转型发展趋势,大力推动光伏发电多元化应用。力争到2026年,培育2家1亿元以上光伏新能源(锂电)企业,全县光伏新能源产业营业收入达到15亿元。
    二、主攻方向和发展路径
   (一)光伏产业链。紧盯电池、组件、逆变器等光伏产业重点环节,大力培育光伏产业配套企业,积极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在产业集聚区、高新区、重点用能企业等建筑屋顶的建设应用,拓宽储能市场,加强能源利用。同时,围绕产业链中下游环节,开展延链、补链、强链,提升光伏产业集成创新水平。促进5G通信、人工智能、先进计算、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光伏产业融合创新,加快提升全产业链智能化水平。
   (二)锂电产业链。依托我市锂产业全链条资源优势,做好锂电产业承接,重点瞄准电池材料、锂电池制造等领域,紧盯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等细分市场,着力招引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锂电项目。
    三、重点任务
   (一)强化项目招引。围绕光伏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导向和市场需求,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坚持以规划引领产业、以产业梳理项目、以项目推进招商。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和生产要素保障能力,重点围绕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经济区、海西经济区等发达地区,推动光伏新能源产业链招商,全力引进头部企业,着力引进与其配套合作或有供应关系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布局,促进研发机构和上下游企业的紧密融合,吸引带动更多优质企业项目落地。〔责任单位:县商务局、县高新园区,各乡镇(街道)〕
   (二)加快项目推进。以“工业项目大会战”专项行动为抓手,加大对光伏新能源(含锂电)产业项目的推进力度,坚持“清单式管理、责任化推进”和“要素跟着项目走”,紧盯建设进度,千方百计协调解决项目建设难题,确保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建成、早达产。〔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县发改委、县高新园区,各乡镇(街道)〕
   (三)加强创新驱动。健全完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发明创造和技术革新,通过揭榜挂帅等形式,构建完善的产业研究开发体系,整体提升光伏新能源产业链创新水平,提高企业技术创新与产业链核心竞争力。以产业龙头企业为依托,加快建设科研创新应用平台,推进技术和成果转化。〔责任单位:县科技局、县高新园区,各乡镇(街道)〕
    四、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持续推进产业链链长制,精准帮扶产业链协同发展,协调解决发展中的重大困难和问题,优化链长制工作推进体系、支撑服务体系、决策咨询体系、议事协调体系。统筹建立和完善光伏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领导机制,细化落实有关推进措施。
   (二)加大政策支持。综合运用行政性和市场化举措,争取和保障光伏新能源产业企业和招商项目的产能、能耗及环境容量等政策性指标。加快处置各类闲置土地,积极盘活整合低效用地,优先用于工业项目建设,重大项目用地实行“一事一议”“应保尽保”供地。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扶持光伏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各类专项资金、产业基金,用好用活增值税抵扣、加速折旧、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等税收优惠政策,支持企业高质量发展。
   (三)加强宣传引导。积极宣传光伏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成效和社会贡献,引导公众正确认识发展光伏新能源产业的重要意义,切实营造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鼓励以重点企业、重大项目、自主品牌、产业转型升级等为重点,多角度、全方位做好宣传推介,挖掘一批先进典型、推广一批好经验好做法。









附件8

弋阳县纺织服装产业链现代化建设
行动方案(2023-2026年)

    为认真落实《江西省纺织服装产业链现代化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6年)》《上饶市纺织服装产业链现代化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6年)》,提升我县纺织服装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通过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加强自主创新、数字化转型、品牌建设、绿色发展,打造行业领军企业,提升产业集聚效应,促进我县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二、主要目标
——产业规模:到2026年,全县纺织服装规模以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达10亿元,培育一批有较强行业竞争力的骨干龙头企业和特色企业,全县纺织服装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
——创新能力:全县纺织服装重点企业数字化水平大幅提升,工业互联网平台蓬勃兴起。新增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以上、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家以上。
    三、主攻方向和发展路径
    以返乡创业园、外贸产业园、智能制造产业园为主阵地,积极推进煌朝装饰、六鼎针织等重点企业做大做强,鼓励企业向服务型制造转型,由加工制作型向“创意设计+生产营销”型转变,聚焦织布、棉麻家纺和户外休闲用品等领域,重点开发色纺纱、麻灰纱、精梳紧密纱以及高档色织面料、纤维面料等符合市场的差异化产品,对纺织服装产业链进行补链强链,构建“原辅料制造—纺织制造—服装制造”的完整产业链,推动企业自动化、数字化转型,打造一批特色品牌。
支持龙头企业加强对生产技术的创新研发,优化生产工艺,满足市场需求。充分发挥核心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形成集纺织、服装、箱包、户外休闲用品等纺织新材料产业链条。
    四、重点任务
   (一)实施创新驱动。发挥龙头企业带头作用,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开展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引导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突破一批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逐步实现生产过程的数字化、智能化以及产品的品牌化、差异化,在纺织新材料、校服制造、苎麻纺织、化纤纺织、鞋帽服饰、棉纺织造等优势领域不断推出新品。〔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县科技局、县高新园区,各乡镇(街道)〕
   (二)加大产业承接。围绕延链、补链、强链,逐步将纺织服装传统产业向科技、时尚、绿色、现代的纺织服装产业转变,与浙江、江苏等全国重点纺织产业区积极对接,承接一些更高技术水平、更大增值含量的纺织服装企业,推动纺织服装产业创新发展,提升发展后劲。〔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县商务局、县高新园区,各乡镇(街道)〕
   (三)推进产业集聚。持续推动返乡创业园、外贸产业园等平台建设,完善上下游产业配套,促进产业集群形成分工合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有机整体,提高纺织服装产业集聚度。〔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各乡镇(街道)〕
   (四)培育壮大企业。发挥重点企业龙头效应,建设一批链主企业、领航企业,重点推进一鼎纺织年产10000吨革基布及家纺面料、六鼎年产3万吨鱼鳞布革基布和服装面料等项目建设。以煌朝装饰等为重点,大力培育纺织服装“专精特新”企业,为产业链现代化增添新动能。〔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县发改委、县高新园区,各乡镇(街道)〕
   (五)推动绿色发展。支持企业实施能效提升、清洁生产、源头减量和废弃物资源化等技术改造,鼓励企业采用先进无水少水加工技术和设备,实施清洁绿色生产工艺。支持重点企业建立能源管理体系。加强对企业的用能、用水和排污监管,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县生态环境局、县高新园区,各乡镇(街道)〕
    五、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深入实施纺织服装产业链链长制,统筹协调全县纺织服装产业链推进工作,强化产业链日常工作推进,协调各方资源支持产业链发展,构建推进产业链发展长效机制,细化工作举措,加强政策支持,强化联动协作,共同推动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加大支持力度。发挥财政和金融的引导作用,加大对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鼓励符合条件的纺织服装企业参与高新技术企业、独角兽、瞪羚企业、企业技术中心、两化融合、“专精特新”等各类培育申报,并给予企业相应政策奖励支持。
   (三)强化要素保障。及时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引导用能、用工、材料、运输、融资等资源要素向重点集群、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集聚,推动资源要素配置与产业链发展联动,提高资源要素使用效率,有效保障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需求。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阅读